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FOF成长线资产配置有效手段

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证监会制定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亦正式发布实施。《实施办法》与《暂行规定》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运作流程、税收征管要求和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等具体规定,也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业务正式落地

“个人养老金账户采取封闭管理,通过将零散的、短期的资金转变为长线的、稳定的配置资金,能够贯彻好价值投资理念,实现好安心的长期投资,避免频繁申赎带来的负贡献,有助于化解‘基金赚钱,基民不怎么赚钱’的行业痛点,使投资者能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与壮大的成果,使养老储蓄更好地战胜通货膨胀,实现稳健的保值增值。”南方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广发基金相关人士看来,养老金是投资人为退休提前储备的“保障”资金,具有“长钱长投”的属性,资金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增值的目标,在此基础上,FOF正是实现资产配置的有效手段

实际上,在个人养老金基金新规落地的同时,养老目标FOF也如期大扩容。就在11月4日晚间,14只养老目标FOF密集获批,分属永赢基金、英大基金、易方达基金、兴全基金、天弘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13家基金管理人。

FOF纳入可投资范围

从近期下发的文件内容来看,《暂行规定》的实施,一是为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制度安排;二是体现了稳妥审慎的发展思路;三则是体现了为投资者让利的行业理念。

“《暂行规定》对可纳入个人养老金的养老目标基金的风格、业绩、规模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销售机构从经营指标、公司治理、合规内控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此外,《暂行规定》中要求个人养老基金将设置专门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并对管理费和托管费实施费率优惠等;未来,基金管理人也将按照规定要求,针对投资策略、收益分配、赎回机制等做出特别安排,充分让利投资者,吸引更多人接受和参与个人养老基金的投资。”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暂行规定》中还提到,将基金中基金(FOF)纳入可投资基金产品范围。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由于养老投资的长期特性,难免经历市场起伏周期和产业结构变迁,要求具备资产配置和涉及各类资产的投资能力。而FOF可通过FOF基金层面的专业资产配置,叠加底层基金在各个领域优秀的投资能力,以期达成更好的长期投资效果,满足投资者的养老投资需求。

对此,广发基金相关人士认为,FOF本身产品设计灵活,可以有针对性地匹配到不同退休日期或不同风险偏好的养老场景,适合作为养老金投资的“必备工具”。

其向记者解释称,“首先,普通基金通过持有多只股票或债券实现分散投资,而FOF以基金为投资标的,在此基础上能够二次分散风险,理论上更加安全稳健;其次,FOF可以在子基金层面优中选优,由专业的投研人员帮投资者解决‘万基时代’选基难的问题,理论上有助于提升组合超额收益;最后,FOF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策略,来应对市场风格的频繁切换,增加组合超额收益的来源,真正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静亦向记者表示,养老FOF特色鲜明,通过专业的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基金投资服务,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FOF的优势是能够解决投资者在“投资时机选择”和“基金产品选择”两方面的痛点,养老目标FOF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公募市场共计有347只FOF产品。其中,养老目标FOF(份额合并计算,以下同)合计192只,占比55.33%,资产净值累计946.22亿元。较今年中期的1057.2亿元,规模环比缩水110.98亿元。

在此之中,养老目标FOF又可分为养老目标日期FOF和养老目标风险FOF。其中,前者会事先设定一个目标日期,如2035年、2050年等,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基金会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而后者会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目标风险FOF规模占比较大,数量上与目标日期FOF大致相当。全市场共192只养老FOF产品中,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产品分别为109只和83只,数量大致相当;规模上看,养老FOF主要以目标风险产品为主,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产品规模分别约773.40亿元和172.82亿元,占比分别为81.74%和18.26%。

对此,南方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以海外第三支柱的长期经验看,投资者最终将更加偏好含权类FOF,究其原因,主要是养老投资期限较长,有望减少权益资产波动大的不利因素,长期来看有望受益于权益资产的长期偏高的预期收益,因此海外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偏权益类的产品占比是逐渐提高的,而年金、储蓄类的占比则逐年下降。此外,FOF具有分散配置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单一基金公司、单一投资风格或者单一基金经理的风险,符合养老投资追求稳健收益的目标。

其补充表示,海外经验表明,目标日期基金的规划性非常明确,抖客网,导致客户收益更接近于基金净值表现,有助于实现养老储蓄的真正增值,因此也被海外监管机构设置为默认选项。综合看,扩容之后,作为先期纳入税优的含权类FOF有望继续成为较受欢迎的产品类别。

机构拥抱个人养老金事业

其实,公募基金行业早在2018年就开始为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批养老目标FOF经历近四年的实践运作,也积累起了丰富的产品设计、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渠道维护、客户体验优化等全方位的经验。不少观点认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也将为公募基金行业的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创造良机。

统计显示,目前,基金公司在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中占比在三分之二以上,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中也占到近一半席位。基金公司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规模达4万亿元,达到全部委托投资规模的50%。在近二十年的管理历程中,公募基金发挥专业投研力量,助力养老金投资取得长期稳健回报,为国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养老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早在2018年即开始积极布局养老产品,是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的管理人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已成立7只养老目标基金,在目标风险型和目标日期型上均有布局,形成了风险梯度清晰、覆盖群体广泛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矩阵,可对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段客户的养老需求。”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

原标题:【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FOF成长线资产配置有效手段
内容摘要: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证监会制定的《个人养老金投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7203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中国首富排行榜前100名总资产是多少?排名前一百财富总和多少亿?
下一篇:事涉“保险业风险底线”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动用、救助有了新变化